返回

前途无量陈晨卫筱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411章 您偷看我初稿了?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样吧,航母这期节目,我们找一艘外国先进型号,能对标4号的,通过剖析它的技术细节,来影射4号航母,这样总行了吗?”

    俩人闻言,沉默不语。

    脑海里都在快速的考虑。

    站在郑宇村的立场,剖析外国航母倒是没什么问题。

    作为一个理论研究者,他对国外装备如数家珍。

    尤其是那些可以成为头号假想敌的装备,几乎是泄密级别的了解。

    比如福特级。

    如果节目上要讲这玩意儿,他能滔滔不绝说两期。

    于是郑宇村表示同意。

    而作为内容方的薛成仔细想想,这样节目效果也是有的。

    只要节目的讨论切入点得当,确实可以做到小梁说的影射的方式。

    全程都不提4号,但句句不离4号。

    最关键的是,也可以深入剖析细分技术,而不泄密,最大程度配合郑主任的工作。

    “那行吧,航母这期我亲自做本子。”

    妥协之后,薛成看了看桌子上的文件。

    “航母是最难的,播出也是最后一集。”

    “目前还有个任务,就是首播集的护卫舰。”

    “郑主任,护卫舰这块,能说的总比航母多一些吧?”

    节目的播放顺序遵循着由小到大,由弱变强的逻辑。

    因此海军诸舰中,吨位最小的护卫舰首当其冲。

    郑宇村也早有准备。

    这个领域,限制性确实没有那么多。

    而且由于大国都在发展驱逐舰,护卫舰领域几乎都是小国在闹腾。

    讲解起来颇有一种居高俯视的爽感,郑宇村如鱼得水。

    于是他拿出了拟好的提纲。

    “护卫舰这块,我准备以三个点切入。”

    “第一是平台。”

    “目前世界主流护卫舰都存在一平台多舰型的情况.”

    “因此平台的强度,决定了护卫舰的基本素质。”

    “第二是武器配备。”

    “这个我不用多解释,护卫舰的战斗力主要取决于搭载什么主副武器。”

    “这一块主要还是看导弹,是我们的强项。”

    “第三点就是未来的发展趋势。”

    “原来普遍的观点是护卫舰可能会逐渐被驱逐舰取代。”

    “我认为不然,尤其是电动化技术出现之后,我觉得护卫舰的发展趋势有可能会向小型化无人化转型。”

    离开了大方向的套路,具体到细节上,双方的心态都平和了许多。

    像护卫舰这样噱头不够足的装备,如果只侧重于现有的盘点,节目效果可能会差很多。

    于是他提出建议:“我觉得还是主要侧重于第三点,小型化无人化。”

    “我也这么觉得,因此我的提纲有一半都是侧重于展望。”郑宇村点头。

    “您展开说说。”

    “小型化和集群化的想象空间大,同时能带来集群化又是,我想这是观众想听和想看的。”

    薛成突然想道:“观众想看和想听的事那种科幻的不行,动不动就空天母舰那种。”

    “其实细致到技术细节,还是有很多能发散的点。”

    “比如全舰体雷达隐身。”

    “飞机隐身我们见的多了,护卫舰可从没见过。”

    “另外就是电混平台全集成。”

    “一舰多用,武器通用,几乎可以包揽小型舰艇的所有主要作战任务。”

    “另外最抓人的就是集群化这个杀气。”

    “你们想想,一出动就是一个编队,多霸气……”

    正在郑宇村绘声绘色讲述之时。

    一旁的薛编变颜变色。

    寻找了好几次插话的时机,才打断郑宇村。

    “郑主任,您是不是偷看我的初稿了?”

    郑宇村戛然而止,一脸不解。

    什么话这叫?

    眼前这份体提纲是他昨天晚上刚写出来的。

    内容完全原创。

    尤其是在护卫舰的未来展望这块,全都是呕心沥血之作。

    都是他基于多年的装备研究经验,总结出来的未来趋势。

    咋变成你的初稿了?

    “我都半个月没见面到你了,怎么偷看你的初稿?”

    薛编从双肩包里掏出了建好的素材:“您说的,和我准备的稿子一模一样。”

    “????”

    话说到这儿,郑宇村都有些开始怀疑人生了。

    这得亏是自己家的节目,还有商量的余地。

    如果放在学术界,两篇稿子一模一样发表出去,非得整出学术丑闻来。

    关键是!

    郑宇村确定自己没有借鉴别人的看法。

    因为在装备理论研究这块,他又绝对的自信,自己就是权威。

    

第411章 您偷看我初稿了?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